最近有一位憂心忡忡的母親帶著16歲的女兒前來就診,因為正值升學關鍵期的她,每逢生理期時總會肚子痛得厲害,「看她都只能抱著肚子縮在床上,又不能幫她痛,我真的好擔心。」她的女兒原本就有原發性痛經,只是隨著課業壓力,經痛程度愈來愈甚,止痛藥從1顆吃到2顆到無效。
仔細問診後發現,小女生就讀升學班,名次競爭激烈,所以為了維持成績讓她每天不敢在12點前就診,吃飯時也捧著書一直讀。眉頭深鎖的她,怎麼看也不像是個青春年華的少女。所幸她的病因單純,用以疏肝解鬱、溫經暖宮的中藥調理幾周後,經痛程度已經減輕一半以上。
宜慶中醫診所游于欣醫師表示,臨床一般將痛經分成兩大類:原發性痛經及續發性痛經。原發性痛經通常在初經來時就會出現,檢查骨盆腔沒有任何病變,大部分認為是子宮內膜崩解時製造過多的前列腺素,導致子宮強烈收縮及子宮血流減少引起的疼痛。續發性痛經,最常見原因為子宮內膜異位,其他如骨盆腔發炎、子宮肌瘤、子宮肌腺瘤、卵巢或輸卵管發炎、或子宮內避孕器等都有可能引發。
游于欣醫師指出不同的痛法、部位、及病證,在中醫角度裡都透露著不同的病機,以下將常見的證型分類及主要症狀列出有:
●肝鬱氣滯-
經前胸部脹痛,經行左右少腹脹痛,有時痛至脅肋處,口苦咽乾,經前情緒變化明顯。平時可用玫瑰花3g、山楂3g、丹參3g、香附3g沖泡成茶飲,可在經前一周開始飲用至經行。
●寒凝血瘀-
經前或經行小腹冷痛感,熱敷可緩解,疼痛多在定處,按壓不舒服,有時有血塊,血塊排出後疼痛減少許多。
黑糖薑茶或桂圓薑茶都是很好的平時保養及緩解經痛茶飲。
●濕熱瘀阻-
經行及經前後下腹痛,經血黏稠常臭穢,平時帶下黃稠量多,大便常不順暢。這類型的病人則不建議自行服用藥膳進補,平時則忌食辛辣刺激物、海鮮、奶茶等。
●氣血虛弱-
經後小腹綿綿作痛,經血色淡質稀,有時經期延長淋瀝不盡。此類型經痛患者調經的最佳時間為未行經時,而非月經來了才開始吃藥。平時可以補養氣血的藥膳來調養,或可用黃耆3g、枸杞子2g、黨參3g、黑棗2顆沖泡成茶飲時時飲用。
游醫師還提供一些保健穴位
●三陰交-
從內踝尖沿著脛骨後緣往上循約四指幅寬處。此穴為脾、肝、腎經的交會穴,臨床治療範圍廣泛,有疏肝理氣,散結止痛,活血化瘀等功效,對於月經不調的各種症狀都有調整效果,平時保健時或經痛正作時都可使用,尤其容易水腫體質的,平時要多加按摩或熱敷三陰交穴。
●關元穴-
在肚臍直下三寸(約四指幅寬)。關元穴其穴義為關藏人體元陰元陽之穴,又與脾、肝、腎三經交會,對於腸胃泌尿生殖系統疾病為虛弱證的具有調補效果。所以氣血虛弱、寒凝血瘀的經痛患者可在經痛發作時熱敷此處,達到緩解疼痛及提供身體元氣的作用。
穴位圖片提供:最新腧穴圖鑑(知音出版社。吳宏乾)
日常注意事項
●平常忌吃冰冷及寒性食物如西瓜、柚子、蓮霧、火龍果、香蕉、橘子等。
●經期勿從事劇烈運動,尤其體力較差又沒有規律運動習慣者更要避免。
●經期需注意手足及腰腹部的保暖,避免暴露在涼風下或冷房中。
●是否需要以四物湯或其他藥膳進補,最好請醫師診斷下處方,避免體質不合而誤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