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常常覺得體重雖然沒有增加,但是全身腫了一圈嗎?尤其是你的臉,只是晚一點睡覺,多喝了點水,或者身體新陳代謝不佳,臉就整個腫了起來!宜慶中醫診所副院長游于欣醫師整理出,在中醫門診中常見幾種臉部「走山」類型: ● 水腫型-又分上下眼皮腫或全臉浮腫。游醫師表示一般有水腫出現多半體內代謝水分的機制出了問題,尤其是心、脾、腎的功能失調,所以除了按摩加強淋巴循環,最好再配合中藥調理體質,幫助身體水分代謝才能標本兼治。 ● 肌肉下垂型-通常在眼袋、法令紋及兩頰處。這部分主要與年齡還有皮膚真皮層膠原蛋白充實程度有關,平時按摩以淋巴循環手法配合特定幾個方向的拉提手法,最好配合特殊針法提拉效果更明顯。游醫師建議可以再加強膠原蛋白的補充,尤其是停經婦女,因為腎精不足,可以視體質補充龜板膠、鹿角膠等,加強腎陰腎陽與天然膠原蛋白的攝取。 ● 肌肉緊繃型-容易緊繃的肌肉在眼周與顳頷關節附近,前者是因為緊張習慣皺眉頭或工作用眼頻繁,所以眉頭容易糾結在一起;後者則可能因為牙齒咬合不正或肩頸肌肉僵硬影響,使得咀嚼肌過於發達或兩邊不對稱,有時兩邊差異太大臉看起來甚至是歪的。肌肉緊繃型的按摩手法就要加強在臉部個穴道的按壓,必要時包括頸項肩背的肌肉也要一起按摩,幫助頭臉部的肌肉放鬆。游醫師表示,根據肌筋膜原理與脈絡,很多頭臉部肌肉緊繃的問題來源是項背肌肉群,所以這邊會加上適度的刮痧板治療後項的緊繃,當然針灸效果更好,連深層的氣結筋結都可以疏通,持續效果會比按摩要來得持久。
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,臉部穴位按摩的好處有: 讀者可以參考«養生十六宜»這本書的方法按摩,在此游醫師提供了三大緊實臉部的穴道按摩方法,按摩的方向可依循這幾個穴位,由點壓開始,再沿著穴位的順序做線性的按摩,分別從:
1. 眼周:攢竹-魚腰-絲竹空;承泣-球後-瞳子髎-上關。小技巧:按摩時都從眼頭往眼尾方向,且眼周按摩著重在對眼眶骨方向的按摩,不是橫向牽拉肌肉,反而加重眼周紋路喔。
2. 唇周:承漿-地倉-人中。小技巧:唇周肌肉為圍繞嘴唇的環狀肌肉,按摩時順著唇周由下往上,遇到這三個穴位加強局部按壓。
3. 兩頰:地倉-巨髎;大迎-颧髎-下關-聽宮;大迎-頰車-聽會-翳風-缺盆。
小技巧: 兩頰的肌肉最怕下垂,按摩方向一定是由下往上,主要有上列三個路線的肌肉要做按摩,而按摩後最重要的是順著耳後的翳風穴按壓帶往鎖骨上方的缺盆穴。因為翳風穴附近有面部、項部多條肌肉附著,深層有靜脈、淋巴匯集處,加強按壓可以幫助疏通頭項經絡,往缺盆方向帶時則是要幫助臉部淋巴靜脈回流至心臟。
建議按摩時間: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