刮痧不是越黑越好
刮痧是很好的傳統中醫療法之一,舊石器時代,人們患病時,出於本能地用手或者石片撫摩、捶擊身體表面的某一部位,有時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緩解。通過長期的實踐與積累,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,這也是“刮痧”療法的雛形。
透過刮痧可調整陰陽平衡,可以疏經通絡、行氣活血、解表祛邪、祛濕化濁、醒腦開竅並提高身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等。 許多人以為刮痧一定要刮到感覺疼痛難忍、刮得又黑又紫才有效。這是錯誤觀點,刮痧並非越痛越黑越有效。其實,只要刮痧部位出現微紅色或紫紅色就可以停止,即所謂「出痧即可」。刮痧部位若只追求出痧的黑紫顏色或疼痛感,反而造成皮肉損傷或感染。因為刮痧屬瀉法,刮痧過度甚至會讓患者覺得特別疲倦昏睡幾天。 特別注意, 刮痧也並不是一定要刮到出痧為止,少數虛寒性體質或氣虛血弱病人,不一定會出痧。只要刮到皮膚微紅即可。平常不容易出痧的病人應多服用一些補氣補血或補陽氣的食物,像四君子湯,四物湯,八珍湯,補中益氣湯等。 也有一些人稍微刮痧則出現紫黑色痧點,這時就應停止這部位的刮痧,而進行其他部位的刮痧。容易出現紫黑色痧點,痛常用來診斷刮痧部位的穴位或經絡有瘀(氣血循環不好)或是有熱(像中暑)。 刮痧原則為: 刮拭的時間,每部位約3-5分鐘。每次以20至30鐘為宜。初次刮痧時間不宜過長,且手法不宜過重,第二次使用刮痧療法的時間,應間隔3-6天,以皮膚上痧退為標準。不應該每天刮痧。每次刮痧只治療一種病症的原則。 刮痧後注意事項 1.刮痧後,病人需休息片刻 (15-30分),注意保暖不要受涼 ,出汗馬上擦乾 ,不可吹風。
2.出痧後,可補充溫開水,淡鹽水或溫薑湯,切忌喝冰水,以利體內邪之外出與新陳代謝。 3.出痧後,1小時內忌洗冷水澡。 4.通常刮痧後的2至3天內,患處會出現疼痛、癢、蟲行、微冷、熱氣感,或是風疹樣變化,這是正常現象。 5.出痧隔日後飲食調理上,禁食生冷、酸辣、油膩之食物,以免阻邪外出。 6.經過正確的刮痧治療數次後,若病情沒有減輕或反而加重,應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,並改用其他方法治療。 |